在大家的印象里,孩子學會說話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,但是,教育的方法如果不恰當的話,也有可能會讓孩子不想說話、說不好話。
我曾經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犯過一些錯,踩過一些坑,導致孩子學說話的過程很不順利,直到兩歲多他才肯開口學說話。
大約在孩子一歲左右我們開始教他說話,最初一切都很順利,沒多久他就會說「爸爸」。我先生很開心,不管孩子要什麼東西,他都讓孩子先叫「爸爸」才給他。
後來,當我們再教孩子說其他詞語的時候問題就來了,不管我們教什麼他都只會說「爸爸」,我們糾正孩子說:「不對,這個是杯子。」「不對,那個是蘋果。」
漸漸的孩子不願意再開口,連「爸爸」都不肯說了。我們非常著急,但也只能耐著性子繼續教他,他能聽懂我們說的每一句話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肯說也不肯學。
直到2歲多他還是老樣子,我們只好帶他到婦幼醫院做檢查。醫生先給他做了智力測試,告訴我們孩子的智商沒問題,比同年齡的孩子還聰明一些,然後建議給他報一個教孩子說話的課程。
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每天送孩子去醫院接受專家一對一的治療,期待上完課孩子就願意開口說話。然而一個月後孩子還是不願意張口,奇蹟並沒有發生。醫生安慰我說不要太著急,平時在家要多引導、多鼓勵孩子。
雖然有些失望,但是我能感覺到孩子有些地方不一樣了,他有幾次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,於是我開始嘗試教孩子簡單的詞語,只要他願意發出聲音,不管說得對不對我都鼓勵他:「你說得真好」、「對,你真棒」,聽到我的誇獎孩子露出笑容,慢慢的願意模仿我的聲音和口型學說話。
一個星期後孩子能發出單音字,兩星期後他能用一個詞表達他的想法,後來他學會說四五個字,差不多兩個月後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樣,能說出完整的句子,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他還不會說話。
我總結了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經驗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:
一、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很重要
綜藝節目《爸爸回來了》中,年僅八歲的威廉與爸爸王中磊逛花鳥市場時,幫一個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當翻譯,並用流利的英語與其聊了近20分鐘,話題從足球到生物學,讓觀眾們都驚呆了。
還有郭晶晶的孩子,據說從一歲就開始上課,她平時和孩子相處時,也會用普通話、粵語、英語和孩子交流。
這些明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小就能說好幾門語言?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語言環境,從小學習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,這使得他們不但能說好中文,還能說流利的外語。
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曾提出「語言習得」理論。他認為人們掌握一種語言有兩種方式:一種是習得,另一種是學得。
所謂「習得」是指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實踐,無意識地吸收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正確地使用該語言。也就是我們在兒童時期學習母語的過程。
在紀錄片《北鼻的異想世界》中做過這樣一個實驗:測試對象Percy是一個21個月大的幼兒,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辭彙追蹤裝置,可以記錄下他聽到的和說過的所有單詞。
實驗的第一天,媽媽對Percy說13000個單詞,而Percy說了2500個單詞。
實驗的第二天研究人員要求媽媽多和孩子說話。媽媽從13000個單詞增加到了13700個單詞(增長了5%),而Percy從2500個單詞增加到2800個單詞(增長了13%)。最重要的是對話交流增加了38%。
對話對兒童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。從嬰兒時期開始,家長有意識的對孩子說話、講故事、給孩子聽歌,都會刺激嬰兒的大腦,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。
最近一項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證實,我們早期聽到的語言越多,後期積累的辭彙量就越大。
盧梭指出:「對一個人的教育,在他一生下來就開始了。他雖然還不會說,不會聽,但已經在學習了,經驗先於教學。」
家長抓住語言敏感期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教育,對他們學說話甚至掌握外語有很大的幫助。
綠線代表喜歡說話的孩子第二年增長的辭彙量,橘線代表普通孩子,藍線代表說話較晚的孩子二、給孩子正面的反饋,不要總是否定
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說,父母的否定是巨大的打擊,會讓他失去自信,變得不敢說話。
就像前面說的,我們教孩子說「杯子」,孩子卻說成「爸爸」,我們說「不對」,其實是想告訴孩子:你說得不對,這個不是「爸爸」,這個東西是「杯子」。
但是孩子太小,他理解成是自己做得不對,被批評了。
有些話在大人看來可能很平常,我們都明白對事不對人,可是孩子不懂,他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太笨了沒做好,容易產生挫折感。
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·德雷克斯說,孩子們需要鼓勵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鼓勵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。
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,他來到一所小學,從一至六年級隨機選了3個班,聲稱要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」。
並以讚賞的口吻,將一份「最有發展前途者」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,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,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。其實他說謊了,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。
8個月後,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,結果奇蹟出現了,名單上的學生每個人的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,且各方面都很優秀。
羅森塔爾認為,這是因為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,使得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,而且無意中將自已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、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,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,變得更加自尊、自信和自強,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。
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,也稱為「人際期望效應」。
愛默生說,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。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不管學什麼都事倍功半。
三、使用正確的教導方式
孩子更喜歡聽「嬰兒語」,對於不滿 18 個月的孩子來說,這種語言特有的語音語調聽起來格外有趣。
嬰兒語是指父母跟寶寶們說話時採用的「慢語速、高音調、拉長音和帶有韻律感」的哄小孩的腔調,在語言學和心理學中也稱之為「嬰兒導向式語言」。
劍橋大學進行了一個「怎樣能更好地與寶寶交流溝通」的實驗研究。實驗對象是18個月大的Elsie,她被安排在了一個無電子設備干擾的特殊的小房間,用特殊儀器探究當寶寶聽到一句話時,她的大腦在想什麼。
實驗發現當研究人員對Elsie說「嬰兒語」時,她聽得非常認真,她的腦電波會持續發生波動,但是當他們將講話方式轉換為正常方式時,她很快就失去了興趣。
實驗證明,當父母說「嬰兒語」時,孩子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整個語句,「嬰兒語」能有效的促進孩子學習語言。
教孩子說話最好有明確的事物,可以先從身邊經常接觸的東西開始,指著具體的物品或者圖片告訴孩子這是什麼,從簡單的開始學習,等孩子掌握一定的辭彙,再慢慢提高難度,加上動詞,把詞語擴充成句子。
剛開始孩子的辭彙量比較少,難免有詞不達意的地方,家長可以在孩子說不出來的時候提示一下,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。
在孩子學說話的階段,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,鼓勵孩子說出他想要什麼,即使你明白孩子想要什麼,也要假裝不懂,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,而是讓他說出來再滿足,只有多對話交流才能學得快。
教孩子說話一定要有耐心,每個孩子學習能力不一樣,不要因為孩子學得慢就發火,家長多包容,多引導,孩子才能學得好。
(本文圖片來自網路)
教寶寶學說話的正確方式,你掌握了幾個?小心不要踩到坑裡
在大家的印象里,孩子學會說話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,但是,教育的方法如果不恰當的話,也有可能會讓孩子不想說話、說不好話。
我曾經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犯過一些錯,踩過一些坑,導致孩子學說話的過程很不順利,直到兩歲多他才肯開口學說話。
大約在孩子一歲左右我們開始教他說話,最初一切都很順利,沒多久他就會說「爸爸」。我先生很開心,不管孩子要什麼東西,他都讓孩子先叫「爸爸」才給他。
後來,當我們再教孩子說其他詞語的時候問題就來了,不管我們教什麼他都只會說「爸爸」,我們糾正孩子說:「不對,這個是杯子。」「不對,那個是蘋果。」
漸漸的孩子不願意再開口,連「爸爸」都不肯說了。我們非常著急,但也只能耐著性子繼續教他,他能聽懂我們說的每一句話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肯說也不肯學。
直到2歲多他還是老樣子,我們只好帶他到婦幼醫院做檢查。醫生先給他做了智力測試,告訴我們孩子的智商沒問題,比同年齡的孩子還聰明一些,然後建議給他報一個教孩子說話的課程。
接下來的一個月我每天送孩子去醫院接受專家一對一的治療,期待上完課孩子就願意開口說話。然而一個月後孩子還是不願意張口,奇蹟並沒有發生。醫生安慰我說不要太著急,平時在家要多引導、多鼓勵孩子。
雖然有些失望,但是我能感覺到孩子有些地方不一樣了,他有幾次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,於是我開始嘗試教孩子簡單的詞語,只要他願意發出聲音,不管說得對不對我都鼓勵他:「你說得真好」、「對,你真棒」,聽到我的誇獎孩子露出笑容,慢慢的願意模仿我的聲音和口型學說話。
一個星期後孩子能發出單音字,兩星期後他能用一個詞表達他的想法,後來他學會說四五個字,差不多兩個月後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樣,能說出完整的句子,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他還不會說話。
我總結了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一些經驗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:
一、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很重要
綜藝節目《爸爸回來了》中,年僅八歲的威廉與爸爸王中磊逛花鳥市場時,幫一個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當翻譯,並用流利的英語與其聊了近20分鐘,話題從足球到生物學,讓觀眾們都驚呆了。
還有郭晶晶的孩子,據說從一歲就開始上課,她平時和孩子相處時,也會用普通話、粵語、英語和孩子交流。
這些明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小就能說好幾門語言?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語言環境,從小學習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,這使得他們不但能說好中文,還能說流利的外語。
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曾提出「語言習得」理論。他認為人們掌握一種語言有兩種方式:一種是習得,另一種是學得。
所謂「習得」是指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實踐,無意識地吸收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正確地使用該語言。也就是我們在兒童時期學習母語的過程。
在紀錄片《北鼻的異想世界》中做過這樣一個實驗:測試對象Percy是一個21個月大的幼兒,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辭彙追蹤裝置,可以記錄下他聽到的和說過的所有單詞。
實驗的第一天,媽媽對Percy說13000個單詞,而Percy說了2500個單詞。
實驗的第二天研究人員要求媽媽多和孩子說話。媽媽從13000個單詞增加到了13700個單詞(增長了5%),而Percy從2500個單詞增加到2800個單詞(增長了13%)。最重要的是對話交流增加了38%。
對話對兒童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。從嬰兒時期開始,家長有意識的對孩子說話、講故事、給孩子聽歌,都會刺激嬰兒的大腦,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。
最近一項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證實,我們早期聽到的語言越多,後期積累的辭彙量就越大。
盧梭指出:「對一個人的教育,在他一生下來就開始了。他雖然還不會說,不會聽,但已經在學習了,經驗先於教學。」
家長抓住語言敏感期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教育,對他們學說話甚至掌握外語有很大的幫助。
綠線代表喜歡說話的孩子第二年增長的辭彙量,橘線代表普通孩子,藍線代表說話較晚的孩子
二、給孩子正面的反饋,不要總是否定
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說,父母的否定是巨大的打擊,會讓他失去自信,變得不敢說話。
就像前面說的,我們教孩子說「杯子」,孩子卻說成「爸爸」,我們說「不對」,其實是想告訴孩子:你說得不對,這個不是「爸爸」,這個東西是「杯子」。
但是孩子太小,他理解成是自己做得不對,被批評了。
有些話在大人看來可能很平常,我們都明白對事不對人,可是孩子不懂,他可能會覺得是自己太笨了沒做好,容易產生挫折感。
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·德雷克斯說,孩子們需要鼓勵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鼓勵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。
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,他來到一所小學,從一至六年級隨機選了3個班,聲稱要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」。
並以讚賞的口吻,將一份「最有發展前途者」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,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,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。其實他說謊了,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。
8個月後,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,結果奇蹟出現了,名單上的學生每個人的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,且各方面都很優秀。
羅森塔爾認為,這是因為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,使得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,而且無意中將自已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、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,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,變得更加自尊、自信和自強,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。
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,也稱為「人際期望效應」。
愛默生說,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。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不管學什麼都事倍功半。
三、使用正確的教導方式
孩子更喜歡聽「嬰兒語」,對於不滿 18 個月的孩子來說,這種語言特有的語音語調聽起來格外有趣。
嬰兒語是指父母跟寶寶們說話時採用的「慢語速、高音調、拉長音和帶有韻律感」的哄小孩的腔調,在語言學和心理學中也稱之為「嬰兒導向式語言」。
劍橋大學進行了一個「怎樣能更好地與寶寶交流溝通」的實驗研究。實驗對象是18個月大的Elsie,她被安排在了一個無電子設備干擾的特殊的小房間,用特殊儀器探究當寶寶聽到一句話時,她的大腦在想什麼。
實驗發現當研究人員對Elsie說「嬰兒語」時,她聽得非常認真,她的腦電波會持續發生波動,但是當他們將講話方式轉換為正常方式時,她很快就失去了興趣。
實驗證明,當父母說「嬰兒語」時,孩子能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整個語句,「嬰兒語」能有效的促進孩子學習語言。
教孩子說話最好有明確的事物,可以先從身邊經常接觸的東西開始,指著具體的物品或者圖片告訴孩子這是什麼,從簡單的開始學習,等孩子掌握一定的辭彙,再慢慢提高難度,加上動詞,把詞語擴充成句子。
剛開始孩子的辭彙量比較少,難免有詞不達意的地方,家長可以在孩子說不出來的時候提示一下,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。
在孩子學說話的階段,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,鼓勵孩子說出他想要什麼,即使你明白孩子想要什麼,也要假裝不懂,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,而是讓他說出來再滿足,只有多對話交流才能學得快。
教孩子說話一定要有耐心,每個孩子學習能力不一樣,不要因為孩子學得慢就發火,家長多包容,多引導,孩子才能學得好。
(本文圖片來自網路)